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,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,是我國探索實踐中國式現代化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。近日,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《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方案》(發改環資﹝2023﹞1409號,以下簡稱《方案》),明確在全國范圍內選擇100個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園區開展碳達峰試點建設,著力破解綠色低碳發展面臨的難點堵點問題,積極探索新路徑、新模式、新機制,這對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、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產業競爭優勢、確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。
一、以城市和園區為抓手,推動先行先試
城市和園區是集聚人口、經濟活動的主要載體,也是能源消耗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最集中的區域。2022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突破65%,城鎮人口達到9.21億,城市能源消費和碳排放在全國所占比重較高,且總量尚未達峰。伴隨著我國新型工業化、新型城鎮化深入推進,城市和園區在我國經濟增長、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格局中的地位將更加凸顯,是我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主戰場。加快城市和園區綠色低碳轉型發展,是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基礎條件。
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,意味著我國要逐步摒棄傳統粗放高碳的發展模式,探索創新生態優先、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徑,這既是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,也蘊藏著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。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步入攻堅階段背景下,在人口區域分布格局和產業格局持續深刻變化形勢下,《方案》聚焦城市和園區綠色低碳轉型,通過確定試點任務、實施重點工程、強化科技創新、完善政策機制、開展全民行動,激發地方主動性和創造性,探索實現碳達峰的創新路徑,與規劃建設新型工業化、新型城鎮化和新型能源體系等戰略部署同頻共振,關系當前經濟發展質量效益和人民生活品質提升,更事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發展大局。
二、聚焦破解重點難點問題,引領實現高質量碳達峰碳中和
當前,我國正處在工業化、城鎮化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,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,能耗和碳排放剛性增長壓力大,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目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。雖然我國已經構建完成碳達峰碳中和“1+N”政策體系,并在全社會理念轉變、產業結構升級、能源轉型、技術創新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,但近年來,受新冠肺炎疫情、貿易爭端、極端天氣增多等復雜因素影響,全世界范圍內綠色低碳轉型進程遭遇波折,我國面臨統籌高質量發展、綠色低碳轉型和高水平安全等多重挑戰。城市和園區作為經濟發展的增長極,又是與民生、就業直接相關的領域,面臨的困難更多、挑戰更大。
在此背景下,進一步做好“雙碳”工作不能就碳論碳,而是要從更好統籌“兩個大局”出發,以高質量發展為首要任務,有效發揮碳達峰的引領作用,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。《方案》強調試點工作要聚焦破解綠色低碳發展面臨的瓶頸制約,圍繞能源綠色低碳轉型、產業優化升級、節能降碳增效以及工業、建筑、交通等領域清潔低碳轉型,謀劃部署試點建設任務。《方案》明確,不簡單以達峰時間早晚或峰值高低來衡量工作成效;堅持先立后破、安全降碳,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、糧食安全和群眾正常生活的前提下,力爭實現更高質量、更高效益的碳達峰。
三、鼓勵大膽探索,激發綠色低碳發展新活力
我國幅員遼闊,城市和園區類型眾多,資源能源稟賦和生態環境狀況各不相同,人口總量、經濟規模、產業結構、技術條件和管理水平等存在明顯差異,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路徑和模式也千差萬別。當前,有些城市和園區碳排放增長已經趨緩或出現了階段性峰值,而有些還處于爬坡階段。我國在綠色低碳轉型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,但實現碳達峰或碳排放穩中有降的基礎仍不牢靠。同時,實現碳達峰只是階段性目標,要實現長遠碳中和還會面臨新的問題、新的挑戰,各個城市和園區在進一步轉變發展方式、深化改革創新等方面都還有很大空間。
統籌考慮當前和長遠,在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過程中,要處理好“慎重穩妥”和“積極作為”之間的關系。既要防止急功近利和“碳沖鋒”,也要杜絕無所作為或只把“雙碳”工作停留在口頭上;既要堅持全國一盤棋和整體性推進,也要鼓勵基層城市和園區勇于創新和敢于擔當。《方案》強調要堅持改革創新,圍繞碳達峰工作,在發展理念、激勵約束政策、管理機制、碳排放核算評價等方面開展全方位探索創新。通過在試點城市和園區大膽探索、先行先試,形成可操作、可復制、可推廣的經驗做法,不僅對全國其他城市和園區有重要示范意義,對國家持續完善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體系也有重要借鑒作用。
作為人口眾多、碳排放總量大的發展中國家,我國區域城鄉發展差距大,把握改革發展平衡穩定要求高。在綠色低碳轉型發展、改革攻堅逐步步入“深水區”之際,通過開展試點示范,著力激發綠色低碳發展新動能,激勵改革實踐新作為新活力,是貫徹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總體部署的重要舉措,有助于鍛造產業競爭新優勢、培育新質生產力,推動高標準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。
(作者:李忠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長)
(轉載自中國港口網)